润德菜单栏

中医——明明白白我的“心”

2021-05-15 02:33      来源:润德教育

“明明白白我的心,渴望一段真感情…”不少人看见这句歌词是不是就已经跟着唱出来了,然而作为中医学子的我们,看到心的第一反应不仅仅是歌词中的意思,更应该是“五脏六腑之大主”中的“心”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中医藏象学说中的“心”。

要认识中医的“心”,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,心为五脏之一,阴中之阳脏,位于胸腔偏左,肺之下,膈之上,形状是圆而下尖,像未开的莲花,大小如本人的拳头。主血脉,主藏神,开窍于舌,其华在面。五形属火,四季应于夏。

大家都知道,人离开了心脏是活不下去的。这是因为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,必须以心气充沛,血液充盈,脉道通利为基本条件,其中心脏的正常搏动起主导作用。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,心血充足则能化神养神而使心神灵敏不惑,而心神清明,则能驭气以调控心血的运行,濡养全身脏腑形体官窍及心脉自身。

心的生理机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:

一是心主血脉。心可以生血,水谷之精在心火作用下,变成赤色血液,即“奉心化赤”;心气可以推动血液运行;心气推动、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的舒缩,使脉道通利,血流通畅。这几点都体现出了心和血的密切关系,我们常说的“呕心沥血”“心血来潮”“椎心泣血”等等成语正是由此而来。

二是心藏神,即心主神志,包括主宰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和主司意识、思维、情感等的狭义之神。“心者,君主之官也,神明出焉”“心者,生之本,神之变也”等等这些古语都验证了这一观点。大家想一想,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些成语是不是也是如此呢?比如“怦然心动”“心悦诚服”“苦心孤诣”“心不在焉”等等,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。

中医学认为,内在脏腑的精气盛衰、功能强弱,可以显露在体表组织器官上,称为荣华外露。五脏各有其华。心其华在面,是说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气血的盛衰,可以显露于面部色泽的变化上。人的面部血脉丰富、皮肤薄嫩,又易于观察,所以望面色常作为推论心脏气血盛衰的指标。若心的气血旺盛,则面色红润有光泽。若心脏发生病变,气血受损,则常在面部有所表现。例如,心的气血不足,可见面色㿠白、晦滞;心血瘀阻,则面部青紫;如血分有热,则面色红赤;心血暴脱,则面色苍白或枯槁无华。

读完上面的文字,大家是不是又对自己的“心”有了更全面的认知呢?人生在世,要活得心驰神往,不断追求理想,明明白白自己的“心”!

 

热门资讯

相关资讯

备案号:粤ICP备17046152号

联系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中660号汇金国际金融中心46层

联系电话:400-004-5008

在线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