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,中医外科学一般在第四单元是考试的重点,分值为40分,润德教育网为大家整理总结了中医执业医师“中医外科学”考试资料,方便中医执业医师考生进行复习!
单元 | 细目 | 要点 |
第一单元 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|
一、致病因素 | 1.外感六淫致病 |
2.情志内伤致病 | ||
3.饮食不节致病 | ||
4.外来伤害致病 | ||
5.劳伤虚损致病 | ||
6.感受特殊之毒致病 | ||
7.痰饮瘀血致病 | ||
二、发病机理 | 1.邪正盛衰 | |
2.气血凝滞 | ||
3.经络阻塞 | ||
4.脏腑失和 | ||
第二单元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|
一、辨病 | 1.辨病的概念 |
2.辨病的方法 | ||
二、阴阳辨证 | 1.以局部症状辨别阴阳 | |
2.阴阳辨证应注意的问题 | ||
三、部位辨证 | 1.发于上部的疾病的病因与特点 | |
2.发于中部的疾病的病因与特点 | ||
3.发于下部的疾病的病因与特点 | ||
四、经络辨证 | 1.十二经脉气血多少与外科疾病的关系 | |
2.引经药 | ||
五、局部辨证 | 1.辨肿 | |
2.辨肿块结节 | ||
3.辨痛 | ||
4.辨痒 | ||
5.辨脓 | ||
6.辨溃疡 | ||
7.辨出血 | ||
第三单元 中医外科疾病治法 |
一、内治法 | 1.外科内治法三个总则消、托、补的定义和适应证 |
2.清热法、温通法、祛痰法、和营法、内托法的代表方剂及应用 |
单元 | 细目 | 要点 |
第三单元 中医外科疾病治法 |
二、外治法 | 1.膏药、油膏的临床应用 |
2.箍围药的适应证、用法及注意点 | ||
3.掺药的种类及临床应用 | ||
4.切开法的适应证及具体运用 | ||
5.砭镰法、挑治法、挂线法、结扎法的适应证及用法 | ||
6.引流法、垫棉法、药筒拔法、针灸法、熏法、熨法、溻渍法、冷冻法、激光疗法适应证、用法及注意点 | ||
第四单元 疮疡 |
一、疖 | 1.疖的定义与特点 |
2.疖的病因病机 | ||
3.疖的临床表现 | ||
4.疖的治疗方法 | ||
二、疔 | 1.疔的特点与种类 | |
2.颜面部疔疮的定义与特点 | ||
3.颜面部疔疮的病因病机 | ||
4.颜面部疔疮的临床表现及与疖的鉴别 | ||
5.颜面部疔疮的治疗 | ||
6.手足部疔疮的临床表现 | ||
7.手足部疔疮成脓期切开引流要求 | ||
8.红丝疔的定义、特点及治疗 | ||
三、痈 | 1.痈的概念与特点 | |
2.痈的病因病机 | ||
3.痈的辨证论治方法 | ||
4.颈痈的特点与治疗 | ||
四、发 | 1.发的概念与特点 | |
2.锁喉痈、臀痈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| ||
五、有头疽 | 1.有头疽的特点 | |
2.有头疽的病因病机 | ||
3.有头疽的临床表现 | ||
4.有头疽的治疗 | ||
六、流注 | 1.流注的特点 | |
2.流注的病因病机 | ||
3.流注的临床表现 | ||
4.流注的治疗 |
单元 | 细目 | 要点 |
第四单元 疮疡 |
七、丹毒 | 1.丹毒的临床特点及不同部位丹毒的病名 |
2.丹毒的病因病机 | ||
3.丹毒的内、外治法 | ||
八、走黄与内陷 | 1.走黄与内陷的概念及病因病机 | |
2.内陷的分类 | ||
3.走黄与内陷的治疗原则 | ||
第五单元 乳房疾病 |
一、概述 | 1.乳房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|
2.乳房肿块检查法 | ||
二、乳痈 | 1.乳痈的病因病机 | |
2.乳痈的临床表现 | ||
3.乳痈的治疗 | ||
4.乳痈的预防与调护 | ||
三、粉刺性乳痈 | 1.粉刺性乳痈的概念与特点 | |
2.粉刺性乳痈的鉴别诊断 | ||
四、乳癖 | 1.乳癖的概念与特点 | |
2.乳癖的病因病机 | ||
3.乳癖的临床表现 | ||
4.乳癖的辨证论治 | ||
五、乳核 | 1.乳核的特点与临床表现 | |
2.乳核的辨证论治 | ||
六、乳岩 | 1.乳岩的发病情况与特点 | |
2.乳岩的诊断 | ||
3.乳岩的辨证分型治疗 | ||
4.乳岩与乳癖、乳核的鉴别 | ||
第六单元 瘿 |
一、气瘿 | 1.气瘿的病因病机 |
2.气瘿的临床表现 | ||
3.气瘿的内治法与预防 | ||
二、肉瘿 | 1.肉瘿的概念、特点 | |
2.肉瘿的病因病机 | ||
3.肉瘿的辨证论治 | ||
三、瘿痈 | 1.瘿痈的含义与特点 | |
2.瘿痈的诊断 | ||
3.瘿痈的内外治法 | ||
四、石瘿 | 1.石瘿的含义与特点 | |
2.石瘿的病因病机与诊断 | ||
3.石瘿的治疗 |
单元 | 细目 | 要点 |
第七单元 瘤、岩 |
一、脂瘤 | 1.脂瘤的概念 |
2.脂瘤的诊断 | ||
3.脂瘤的治疗 | ||
二、血瘤 | 1.血瘤的概念 | |
2.血瘤的诊断 | ||
3.血瘤的治疗 | ||
三、肉瘤 | 肉瘤的概念及临床表现特点 | |
四、失荣 | 1.失荣的概念 | |
2.失荣的病因病机 | ||
3.失荣的临床表现 | ||
4.失荣的辨证论治方法 | ||
第八单元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 |
一、概述 | 1.皮肤及性传播疾病的病因病机 |
2.皮肤及性传播疾病的辨证 | ||
3.皮肤及性传播疾病的治法 | ||
二、热疮 | 1.热疮的病因病机 | |
2.热疮的诊断 | ||
3.热疮的治疗 | ||
三、蛇串疮 | 1.蛇串疮的概念与特点 | |
2.蛇串疮的辨证论治 | ||
四、疣 | 1.不同疣的特点与好发部位 | |
2.寻常疣、扁平疣、传染性软疣的治疗 | ||
五、癣 | 1.头癣、手足癣、体癣和花斑癣的临床特点与诊断 | |
2.癣的治疗 | ||
六、白屑风 | 1.白屑风的概念与特点 | |
2.白屑风的辨证论治 | ||
七、油风 | 1.油风的概念与特点 | |
2.油风的辨证论治 | ||
八、黄水疮 | 1.黄水疮的概念与特点 | |
2.黄水疮的辨证论治 | ||
九、虫咬皮炎 | 1.虫咬皮炎的概念与特点 | |
2.虫咬皮炎的辨证论治 | ||
十、疥疮 | 1.疥疮的病因病机 | |
2.疥疮的临床特点 | ||
3.疥疮的治疗与预防 |
单元 | 细目 | 要点 |
第八单元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 |
十一、湿疮 | 1.湿疮的临床特点 |
2.湿疮的病因病机 | ||
3.湿疮的辨证治疗 | ||
4.婴儿湿疮的病因、辨证论治 | ||
十二、接触性皮炎 | 1.接触性皮炎的诊断要点 | |
2.接触性皮炎与急性湿疮、颜面丹毒的鉴别 | ||
3.接触性皮炎的治疗 | ||
十三、药毒 | 1.药毒的病因病机 | |
2.药毒的诊断 | ||
3.药毒的治疗 | ||
4.药毒的预防与调护 | ||
十四、瘾疹 | 1.瘾疹的病因病机 | |
2.瘾疹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| ||
十五、牛皮癣 | 1.牛皮癣的皮损特点 | |
2.牛皮癣的治疗 | ||
十六、白疕 | 1.白疕(寻常型)的皮损特点 | |
2.白疕(寻常型)的辨证治疗 | ||
十七、淋病 | 1.淋病的病因病机 | |
2.淋病的诊断 | ||
3.淋病的辨证论治 | ||
4.淋病的其他治疗方法 | ||
十八、梅毒 | 1.梅毒的病因病机 | |
2.梅毒的诊断 | ||
3.梅毒的辨证论治 | ||
4.梅毒的其他治疗方法 | ||
十九、尖锐湿疣 | 1.尖锐湿疣的病因病机 | |
2.尖锐湿疣的诊断 | ||
3.尖锐湿疣的鉴别诊断 | ||
4.尖锐湿疣的辨证论治 | ||
5.尖锐湿疣的其他治疗方法 | ||
第九单元 肛门直肠疾病 |
一、痔 | 1.痔的概念与分类 |
2.内痔的病因病机、诊断与治疗 | ||
3.血栓性外痔的诊断与治疗 | ||
4.混合痔的诊断与治疗 |
单元 | 细目 | 要点 |
第九单元 肛门直肠疾病 |
二、息肉痔 | 1.息肉痔的概念 |
2.息肉痔的病因病机 | ||
3.息肉痔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| ||
4.息肉痔的治疗 | ||
三、肛隐窝炎 | 1.肛隐窝炎的并发症 | |
2.肛隐窝炎的病因病机、主要症状及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| ||
四、肛痈 | 1.肛痈的定义及病因病机 | |
2.肛痈的诊断 | ||
3.肛痈的治疗 | ||
五、肛漏 | 1.肛漏的病因病机 | |
2.肛漏的诊断与分类 | ||
3.肛漏的挂线疗法和切开疗法的适应证、禁忌证及治疗原理 | ||
4.肛漏手术注意事项 | ||
六、肛裂 | 1.肛裂的定义与病因病机 | |
2.肛裂的诊断 | ||
3.肛裂的辨证论治 | ||
4.肛裂手术治疗的不同方法及其适应证 | ||
七、脱肛 | 1.脱肛的定义及病因病机 | |
2.脱肛的症状与分类 | ||
3.一度直肠黏膜脱垂与内痔脱出的鉴别 | ||
4.脱肛的内治法 | ||
5.脱肛的其他疗法 | ||
八、锁肛痔 | 1.锁肛痔的主要症状及常用检查方法 | |
2.锁肛痔的鉴别诊断 | ||
3.锁肛痔的治疗 | ||
第十单元 泌尿男性疾病 |
一、子痈 | 1.子痈的概念 |
2.子痈的病因病机、诊断及治疗 | ||
二、子痰 | 1.子痰的概念 | |
2.子痰的病因病机、诊断及治疗 | ||
三、阴茎痰核 | 1.阴茎痰核的临床表现 | |
2.阴茎痰核的辨证论治 |
单元 | 细目 | 要点 |
第十单元 泌尿男性疾病 |
四、尿石症 | 1.尿石症的病因病机 |
2.尿石症的诊断 | ||
3.尿石症的治疗方法 | ||
五、精浊 | 1.精浊的病因病机 | |
2.精浊的诊断 | ||
3.精浊的辨证论治 | ||
六、精癃 | 1.精癃的诊断 | |
2.精癃的辨证论治 | ||
3.精癃的其他疗法 | ||
第十一单元 周围血管疾病 |
一、股肿 | 1.股肿的含义与特点 |
2.股肿的病因病机 | ||
3.股肿的诊断 | ||
4.股肿的辨证论治 | ||
二、青蛇毒 | 1.青蛇毒的病因病机 | |
2.青蛇毒的临床表现与常见类型 | ||
3.青蛇毒的辨证论治 | ||
三、筋瘤 | 1.筋瘤的定义与特点 | |
2.筋瘤的治疗方法 | ||
四、臁疮 | 1.臁疮的病因病机 | |
2.臁疮的局部辨证 | ||
3.臁疮的治疗 | ||
五、脱疽 | 1.脱疽的定义、特点与病因病机 | |
2.脱疽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| ||
3.脱疽的辨证论治 | ||
4.脱疽的其他疗法 | ||
第十二单元 其他外科疾病 |
一、冻疮 | 1.冻疮的临床表现 |
2.严重全身冻疮的急救和复温方法 | ||
二、烧伤 | 1.烧伤面积的计算方法及烧伤深度的分类 | |
2.重度烧伤的辨证分型、治疗原则 | ||
3.中小面积烧伤创面的正确处理 | ||
三、毒蛇咬伤 | 1.我国常见毒蛇的种类、有毒蛇与无毒蛇在形态和齿痕上的区别 | |
2.毒蛇咬伤的病因病机 | ||
3.毒蛇咬伤的治疗措施 |
单元 | 细目 | 要点 |
第十二单元 其他外科疾病 |
四、破伤风 | 1.破伤风的病因病机 |
2.破伤风的临床表现 | ||
3.破伤风的治疗原则 | ||
五、肠痈 | 1.肠痈的病因病机 | |
2.肠痈的诊断 | ||
3.肠痈的辨证论治 | ||
4.肠痈的其他疗法 |
更多关于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内容解析可关注润德教育医师网专题微信公众号【执业医师网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