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声音就像虫子在旁边飞,有时候又像夏天的蝉鸣声,有时候又像是打雷了……”
这不是在描述大自然,而是耳鸣患者的亲身感受。
作为药店人,应该如何帮助患者摆脱耳鸣的痛苦呢?
耳鸣是一种症状
据统计,我国居民的耳鸣发病率高达17%,也就是说,患病人数超过1亿。
不过,耳鸣本质上不是一种疾病,而是指在外界无相应声源或声电刺激的情况下,患者自觉耳内或颅内有声音的一种主观症状。
临床发现,耳鸣患者常伴有睡眠障碍、心烦、恼怒、注意力无法集中、焦虑、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。
不同疾病引起的耳鸣表现
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朱晓燕介绍说,耳鸣不单单是耳部疾病引起的,有时候可能是全身疾病的早期信号。
1、耳部疾病
当耳内异物、炎症肿胀发生阻塞、耳膜充血、穿孔、中耳积液或感染、耳硬化等症,均可发生传导性耳鸣。
这时,患者的耳鸣会发生于病变的一侧,且音调较低,有节律性,如“隆隆声”,“轰轰声”。
2、神经衰弱
神经衰弱的人常出现耳鸣,这种耳鸣音调高低不定,多为双侧性,并伴有头痛、头昏、失眠、多梦等症状。
3、颈部疾病
当颈部肿痛或颈部疾病压迫颈动脉时,可引起受压的一侧耳鸣。
这种耳鸣的特点是持续性,低音调;耳鸣的程度可随体位的变化而变化。
4、噪声损伤
短暂的强噪声或长期反复的噪声会导致听力下降并伴耳鸣和眩晕,严重者还可出现幻听及神经衰弱,例如:机器工作声音、摇滚乐等职业噪声、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等等。
5、其他全身性疾病
一些全身性疾病也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耳鸣,例如:高血压、冠心病、贫血、高血脂、甲状腺机能亢进或低下、肾脏疾病、糖尿病、神经退行性变、炎症、外伤、药物中毒等等。
患者出现耳鸣的原因往往与内耳微循环障碍、内分泌失调、毒素吸收以及耳蜗与某些神经通路的异常联系等相关。
中医眼中的耳鸣
朱晓燕副主任医师表示,从中医角度看,耳鸣分为虚、实两大类:
1、耳鸣声大,呈低音调者多为实证,而高音调如蝉鸣者多为虚证;
2、暴鸣新鸣声大者多实,鸣声细久者多虚;
3、日夜双侧耳鸣多实,夜静鸣甚者多虚;
4、声短急促者多实,声长不间断者多虚;
5、手按之鸣声加重者为实,按之减退或停止者为虚;
6、肝火上扰、气血淤阻者属实证;肾精亏虚、脾胃虚弱者属虚证,如年老体弱的人。
不同类型耳鸣的症状和用药
1、肝火上扰
【症状】
发病比较突然,耳鸣声较大,且与情绪变化有关,常在郁怒之后发生或加重。多伴有口苦、咽干、心烦、头昏、头痛、急躁易怒,舌质红,苔黄,脉弦数。
【治法】
清肝泻火,开郁通窍。
【常用中成药】
(1)龙胆泻肝丸:可治疗肝胆实火夹有湿热引起的耳鸣,也可以治疗肝胆湿热下注所致的小便淋浊,阴肿阴痒。
(2)通窍耳聋丸:清泄肝胆实热,通窍利湿之剂。
(3)泻青丸:清肝泻火,养血祛风,但泄肝火的力量相对较弱。
2、气血淤阻
【症状】
耳鸣病程可长可短,痛处不移,刺痛拒按,面色晦暗或黧黑,口渴不欲饮。患者舌紫暗或有瘀斑,脉弦涩。
【治法】
活血化瘀,行气止痛。
【常用中成药】
(1)血府逐瘀丸:活血化瘀,能够理气、清热,适用于气滞伴有郁热的头痛、失眠、心脑血管疾病。
(2)少腹逐瘀丸:活血化瘀,能够止痛、温阳,适用于虚寒型的月经不调、痛经、宫寒不孕等妇科疾病。
3、肾精亏虚
【症状】
耳如蝉鸣,夜间较甚,听力下降,头晕眼花,腰膝酸软,多梦遗精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
【治法】
补肾益精,滋阴潜阳。
【常用中成药】
(1)耳聋左慈丸:具有滋阴清热,益气平肝之功效。用于治疗肾水不足,虚火上升,头眩目晕,耳聋耳鸣,有标本兼治之特色。
(2)六味地黄丸:单纯滋补肾阴,力量较耳聋左慈丸稍差些。
(3)苁蓉益肾颗粒:补肾填精,用于肾气不足,腰膝痠软,头晕耳鸣,四肢无力,成份中补肾阳的药相对较多,偏于滋补肾精。
4、脾胃虚弱
【症状】
耳鸣劳累后加重,耳内空虚或发凉。倦怠乏力,纳呆便溏,面色萎黄,舌淡苔白脉弱。
【治法】
健脾益气,升阳通窍。
【常用中成药】
(1)补中益气丸:除了治疗人体中气不足所致的耳鸣、耳聋外,还可以治疗中气下陷所致的内脏下垂等症。
(2)益气聪明丸:具有益气升阳,聪耳明目的功效,除了用于耳聋耳鸣外,还能治疗视物昏花等症。